潜艇建造已经成了美军的心病。受制于造船业的衰落,潜艇建造工作不仅进度落后,而且经常预算超支。
在美军的压力下,现在负责弗吉尼亚级和哥伦比亚级潜艇建造工作的通用动力电船公司,正依靠引进“协作型机器人”寻求工程突破。
这些能与人类合作的机械手臂目前用于切割和焊接钢板,可以大幅节省工作时间,据称哥伦比亚级核潜艇的装配流程直接从原本的180天缩短为65天。
在罗德岛州昆赛特角的船星空体育网站入口官网手机版坞内,哥伦比亚级战略核潜艇首艇“哥伦比亚”号的龙骨铺设仪式曾被视为美国海基核威慑力量更新的里程碑。
然而,这个承载着美国海军未来30年星空体育网站入口官网手机版战略基石的项目,如今正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根据央视网2024年4月的报道,首艇交付时间已从2027年10月推迟至2028年底甚至2029年,这意味着美国海军不得不考虑让已服役40年的俄亥俄级核潜艇超期服役。
更严峻的是,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的建造进度同样滞后,两艘新型号潜艇的交付时间比原计划晚了2至3年,直接导致美国海军在亚太地区的水下兵力部署出现缺口。
美国政府问责局(GAO)的报告指出,自2011年以来,美军主力舰艇因维修延误导致的部署时间缩水了15%,而核潜艇部队的妥善率更是从2015年的85%降至2023年的63%。
为了破解产能困局,通用动力电船公司在弗吉尼亚州纽波特纽斯造船厂启动了一场“机器人革命”。这些被称为“协作型机器人”的机械臂具备力反馈感知能力,能够在人类操作员的近距离协同下完成高精度作业。
在哥伦比亚级核潜艇的模块化建造车间,机器人手臂正以每分钟200毫米的速度进行激光焊接,将原本需要人工耗时数小时的焊缝处理缩短至45分钟。
这种技术革新并非孤立存在。通用动力与奥斯塔尔公司合作,将部分艇体结构组件的生产外包给后者位于阿拉巴马州的工厂,通过标准化流程和机器人协同作业,使弗吉尼亚级潜艇的模块化分段建造效率提升了30%。
当美国造船厂还在为机器人调试焦头烂额时,中国造船业正以令世界惊叹的速度改写行业规则。工业和信息化部2024年10月的数据显示,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分别占全球市场的55.1%、74.7%和61.4%,连续14年稳居世界第一。
这种优势在潜艇建造领域尤为突出:中国渤海造船厂的模块化生产线艘核潜艇并行建造,其龙门吊的起吊能力达到1600吨,是美国同类设备的2倍。
美国海军的评估报告显示,一旦中国敲定新一代潜艇设计方案,其年产量将达到美国的3倍。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数量上,更体现在技术迭代速度上。
与此同时,中国在LNG船、超大型集装箱船等民用船舶领域的技术积累,正在反哺军用船舶的建造工艺。例如,沪东中华造船厂开发的殷瓦钢焊接技术,已被应用于核潜艇耐压壳体的密封处理,使焊缝的抗腐蚀性能提升了40%。
当中国造船业凭借完整的产业链、高效的生产模式和持续的技术创新加速前进时,美国的“机器人救兵”更像是对自身衰退的无奈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