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俄方的强烈要求,中方有自己的想法,俄罗斯在国际态度上左右摇摆,印度又时刻踩在中国的边境“雷点”上。
中方早已不依靠外界,还走出了自己的道路,“中-东盟-海合会”的成立就是中方给出的新“大三角战略”,未来世界的格局清晰可见!
“中俄印战略三角”这一框架从诞生起便带有先天缺陷:印度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在边境争端与贸易政策上持续制造摩擦;俄罗斯则在乌克兰危机后陷入外交孤立,其战略摇摆导致协调能力大幅削弱。
2025年5月29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国际场合再次呼吁恢复三方机制,其背后折射出多重焦虑:西方制裁导致俄能源出口受限,2024年印度进口俄石油占比达40%,中国则是俄最大贸易伙伴,重启机制可缓解经济压力。
但现实矛盾已使这一框架摇摇欲坠:印度在慕安会上对华钢铝加税,边境对峙持续发酵;中俄战略协作的深化让印度产生“被边缘化”的危机感,其在金砖、上合等多边机制中频繁采取对冲策略。
这种“信任赤字”在2024年印巴冲突升级时达到顶点,当中国在国际场合力挺巴基斯坦时,印度选择跟随美国步伐,要与巴基斯坦抗争到底。
当旧三角在权力博弈中逐渐崩塌,中国正以东盟与海合会为支点,构建全新的战略体系。
2025年5月27日,首届东盟-中国-海合会峰会在吉隆坡召开,这种合作模式与传统地缘联盟截然不同,东盟秉持“不选边站队”原则,倾向通过对话解决争端;海合会与中国无根本性战略矛盾,合作聚焦能源贸易与基础设施。
2025年一季度数据显示,中国与东盟进出口额达1.71万亿元,同比增长7.1%,其中与越南、马来西亚等国的贸易额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这种经济纽带的强化,使“中-东盟-海合会”体系天然具备抵御外部冲击的韧性,星空体育平台官网而且新三角的意义远超区域合作范畴,其正在重塑世界秩序的底层逻辑。
在经济层面,三方通过产业链协同与本币结算,构建起绕开美元体系的贸易网络,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谈判已完成,中国-海合会自贸协定谈判进入冲刺阶段,预计将覆盖80%的中东油气交易。
能源领域上,中东绿氢直供中国燃料电池车,东南亚建设全球最大储运枢纽,这种“石油换技术”的模式正在改写能源地缘规则。
而且新三角打破了西方的“海洋封锁”,通过陆海新通道建设,中国与东盟、海合会的贸易可绕过马六甲海峡,降低战略风险。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文明对话层面,中国与阿联酋启动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覆盖中东油气交易,这种技术融合正在催生新型全球治理范式。
当G7还在讨论如何围堵中国时,新三角已悄然完成“陆权+海权+数字权”的三位一体布局。
在这场地缘棋局中,旧三角的崩塌与新三角的崛起,揭示了一个深刻现实:当世界进入“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的新时代,任何试图以对抗性思维构建的联盟都将被历史淘汰。
中国的大三角战略,正是顺应这一潮流的智慧选择,它不寻求霸权,而是通过开放包容的合作网络,为世界提供一种超越阵营对抗的新范式。
原文记载于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25-5-29关于《俄外长:俄罗斯希望尽快恢复俄罗斯-印度-中国三方机制》
原文记载于中国新闻网2025-5-28关于《东盟-中国-海合会峰会首次举行 发挥1+1+1大于3效应》
印度人之心是朝向着美西方的,它不会成为中俄的朋友。它只是在不受美西方待见时才找中俄做补偿。它外表上看似独立自主,其实是墙头草。它的实力不足以支掌它的口号,是虚张声势。
对于俄提出的中俄印大三角,中国可以应和、配合,但别再指望中国把其当做依靠,事实证明过去这些年中国对印度的好意都枉费了;印度不作妖,中印可以相安无事,但若在南亚作妖,只要影响到中国的安全利益,也不会惯着。